記者尹遵/綜合報導
在不確定的經濟時代,「資產配置」早已不只是財富管理的專有名詞,而是每個人一生中必修的課題。從剛踏入社會的青年,到肩負家庭責任的中年,再到追求穩定安養的長者,不同年齡層的理財策略與風險承受度,應隨時間調整。專家指出,懂得「在對的年齡,用對的比例」,才能讓財富穩健成長,不被市場波動吞噬。圖/網路
第一階段|年輕世代(20~35歲)——「勇敢布局,報酬優先」
關鍵字:成長、學習、長期投資
對年輕人而言,時間就是最大的資產。此階段的投資重點是「積極成長」,可將資金配置以70%投入股票型資產(包括ETF、基金、成長型股票),20%放在現金或定存以應付短期需求,10%用於自我投資(技能課程、證照、外語等)。
理財專家建議,年輕人不應害怕風險,而要懂得「分散風險」。全球ETF、AI科技股、綠能產業等,都可作為中長期佈局標的。此外,提早建立「儲蓄紀律」與「緊急預備金」,是邁向財務自由的第一步。
理財金句:「20歲的你,不需要最穩的報酬,而是最長的時間。」
第二階段|中年世代(36~55歲)——「穩健分散,守護家庭」
關鍵字:風險控管、家庭責任、資產平衡
中年族群通常收入穩定,卻肩負房貸、子女教育與父母照護等多重壓力。此階段建議採取「穩健中求報酬」的策略:股票40%、債券或保本型資產30%、不動產20%、現金與保險10%。
隨著家庭責任加重,保險保障與資產保值並重。可利用「定期壽險+醫療險」守護家人安全,同時關注退休金制度與長期投資的配置比例。若有多餘資金,可考慮投入「股息型標的」或「房地產收益基金」,以創造穩定現金流。
理財金句:「中年不是拚報酬的時候,而是拚穩定與現金流。
第三階段|熟齡世代(56歲以上)——「保本優先,現金為王」
關鍵字:安穩現金流、風險極低、傳承規劃
步入熟齡,最重要的是資金安全與退休現金流。此階段的配置重心應轉向「保守分配」:債券或定存50%、股息股票或收益型基金30%、現金10%、保險與傳承規劃10%。
投資策略以「抗通膨」與「現金流穩定」為主,可選擇政府公債、優質公司債或保守型基金。熟齡族應避免高風險投資,並逐步規劃資產傳承,如信託或保險受益人設定,確保退休金能長期支應生活。
理財金句:「老年的財富,不在報酬多寡,而在安心無憂。」圖/網路
結語:資產配置是一生的功課
理財從來不是比誰賺得多,而是比誰「規劃得早、調整得巧」。隨著年齡變化,人生的財務目標也不斷轉變。從年輕的累積、到中年的守成、再到老年的安養,每一步的資產配置,都是為了讓自己與家人在人生每個階段,都擁有選擇與安全的自由。
- 「你玩遊艇,我們來挺」—沐艇股份有限公司開啟海上旅遊新篇章,專訪有艇俱樂部
- 紅檜燒肉鍋物執行長張志鴻專訪:從資訊業跨界餐飲9年,打造物超所值的餐飲版圖
- 三重隱藏美食:從原料到端桌,拉麵全程機器人操控!
- 「2025高雄奶茶節」本週末甜蜜登場 70攤奶茶美食齊聚鹽埕 捷運、輕軌輕鬆直達超便利
- 燕巢「棗樂子小舖」蜜棗甜上心頭 友善耕作打造安心果香
- 【梨界巨星登場】比頭還大的甘露梨!卓蘭東陞開心農場用綠森林蚯蚓酵素種出中秋最強好梨
- 張嘉苓(Chialing Chang) 博士——國際藝術舞台的台灣代表
- 以愛傳愛,化行動為祝福——1919食物銀行志工心得分享
- 綠森林黑金土亮相台灣茶葉博覽會 人氣攤位饗茗響茶、人脈熱絡交流不斷
- 大象音樂農場團長蔡金茂的逆象人生:回鄉陪伴失智父親,只為一句「老人家開心就好!」
- 訸笠壽司三週年慶登場 熱舞開場、恐龍伴舞歡樂全場
- 曾馨瑩代言醫美新力作 可若夫生技「逆時針 PROFHILO」上市
- 持續關懷光復災戶 慈濟啟動第二批慰問金發放
- 劉柱均《靈魂流域》:從企業戰場走進靈魂畫布,一場用色彩與情感交織的重生之旅
- 文傳不動產與霓好樂團 用歌聲溫暖植物人
- 中秋田野行──三間屋樂坊走訪里港紅白廟 以音樂與文化追尋族群共榮的記憶之路